梦回

[宋代]: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梦回鉴赏

  这首诗虽以“梦”为题,却不同于一般的纪梦诗。以“梦回”衬托幻境旋灭,极言异乡漂泊之苦。

  “梦回荒馆月笼秋”,首句即破题,描写了梦醒的时间、地点与四周的环境,写出了诗人野宿在外的心中感受,为后来的景物描写、感情抒发作铺垫。次句“何处砧声唤客愁”中的“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此诗的诗眼。最后这两句在艺术上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深夜中的寂静与莲叶的响动声相衬,以寒冷清寂的水面与未休息的鸥鸟的骚扰相衬,充分刻画出当时冷寂凄凉的气氛。——以未眠鸥来衬托作者的辗转反侧,长夜难明的愁苦,含蓄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愁苦思乡之情。

  这首诗描写秋夜景色的孤寂,不直接写梦,而梦在诗中;不直接写情,而情溢言表,正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林景熙简介

唐代·林景熙的简介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林景熙共有诗(243篇)

猜你喜欢

中秋待月

唐代陆龟蒙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八咏诗 其四 霜来悲落桐

南北朝沈约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幽根已盘结。孤枝复危绝。

蜀郡民为廉范歌

两汉佚名

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裤。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 其一

唐代龚诩

疫疠饥荒相继作,乡民千万死无辜。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

只缘后政异前政,致得今吴非昔吴。寄语长民当自责,莫将天数厚相诬。

易元吉画猿

刘摰

槲林秋叶青玉繁,枝间倒挂秋山猿。古面睢盱露瘦月,氄毛匀腻舒玄云。

老猿顾子稍留滞,小猿引臂劳攀援。坐疑跳踯避人去,彷佛悲啸生壁间。

翟好问

明代杨基

爱尔山城隐,柴门对县衙。

酒资千亩苎,生计一园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