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梅尧臣的诗 > 得王介甫常州书

得王介甫常州书

[宋代]:梅尧臣

斜封一幅竹膜纸,上有文字十七行。

字如瘦棘攒黑刺,文如温玉烂虹光。

别时春风吹榆荚,及此已变蒹葭霜。

道途与弟奉亲乐,後各失子怀悲伤。

到郡纷然因事物,旧守数易承蔽藏。

搜奸证缪若治絮,蚤虱尽去烦爨汤。

事成条举作书尺,不肯劳人鱼腹将。

鱼沉鱼浮任所适,偶能及我为非常。

勤勤问我诗小传,国风才毕葛屦章。

昔时许我到圣处,且避俗子多形相。

未即寄去慎勿怪,他时不惜倾箱囊。

知君亦欲此从事,君智自可施庙堂。

何故区区守黄卷,蠹鱼尚耻亲芸香。

我今正值雁南翔,报书与君倒肺肠。

直须趁取筋力强,炊粳烹鲈加桂姜。

洞庭绿橘包甘浆,旧楚黄橙绵作瓤。

东山故游携舞娘,不饮学举黄金觞。

溪如罨画水泱泱,刺船静入白鹭傍。

菱叶已枯镜面凉,月色飞上白石床。

坐看鱼跃散星芒,左右寂寂夜何长。

乌栖古曲传吴王,千年万年歌未央。

莫作腐儒针膏肓,莫作健吏绳饿狼。

傥如龚遂劝农桑,傥如黄霸致凤皇。

来不来,亦莫爱嘉祥。

梅尧臣简介

唐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共有诗(1885篇)

猜你喜欢

追赞耿侍御年伯

明代毕自严

大夫矫矫龙鹄姿,才华气节倾当时。惠文柱后豪右避,埋轮都下豺狼悲。

一朝南巡持绣斧,风凛霜冽和甘雨。明有法度幽鬼神,宁能希指滥网罟。

冬日杂兴二首 其二

明代王夫之

零露润枯桑,运回辞故枝。栖禽深婉昵,欲与终因依。

竟夕不相保,何况延晨吹。晶宇垂玉绳,瑶光空陆离。

泊舟大湘

明代曹学佺

停棹投渔火,人烟自一区。

远行衔月浅,隔水度营孤。

自厦门泛舟渡台湾海中见夕阳感赋

俞明震

自浮沧海送残阳,渐觉閒身人莽苍。一掬酸辛成独往,无边天水共微光。

风樯隐隐开元气,朔雁声声吊战场。凄绝一更初魄语,故人相望涕成行。

食荠有感二首 其一

韩雍

十月江南天未霜,蒙茸野荠满园荒。旋呼童子寻根摘,便付庖人入鼎尝。

荐酒漫誇蒲笋懒,调羹殊胜韭芽香。居閒茹美皆君赐,补报无能感意长。

有感

清代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闾尚徬徨。千里与万里,极目何能望。

啮指忽心动,引领祇内伤。伊余髫龀时,随侍于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