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地

拼音zú dì
注音ㄗㄨˊ ㄉ一ˋ

词语解释

族地[ zú dì ]

⒈  一姓一族的土地。

引证解释

⒈  一姓一族的土地。

《解放日报》1942.4.5:“‘公地’是公共社团的土地,包括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社地(一村或数村的土地),庙地(庙宇土地),学地(办学校用的土地)等等。”

分字解释

※ "族地"的意思解释、族地是什么意思由吾读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首先要随乡入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保山是云南开发最早的一个边疆多民族地区,是古哀牢国的发祥地.

3.边疆民族地区先进文化建设的主体还是各族人民群众,只有依靠他们的力量才能建设起边疆民族地区的先进文化事业。

4.这个院子位于一个军事重镇的富裕郊区,选择这里可能是因为它默默无闻,当然,这里十分便于通信以及进入部族地区。

5.边疆民族地区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屏障。

6.会盟制度是清政府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非常有效的统治措施。

7.所以与其他省外的民族地区相比,我们省保持了一个和谐稳定,合衷共济、和睦相处得良好的格局。

8.下属的民族文化也会影响领导者风格的选择,例如,对于具有强权政策背景的文化象阿拉伯和中东拉丁民族地区,往往采用操纵和*裁的风格比较好。

9.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

10.国家历来重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