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莫大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罪恶之大无过于此。形容罪大恶极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五年》:“昭子即位,朝其家众曰:‘竖牛祸叔孙氏,使乱大从,杀適立庶,又披其色,将以赦罪,罪莫大焉。’”
例子《晋书·温峤传》:“术辈首乱,罪莫大焉。”
基础信息
拼音zuì mò dà yān
注音ㄗㄨㄟˋ ㄇㄛˋ ㄉㄚˋ 一ㄢ
繁体辠莫大焉
感情罪莫大焉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罪大恶极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一门心思(意思解释)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释)
- 众多非一(意思解释)
- 穷途潦倒(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伸手不见五指(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积不相能 |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 囊萤映雪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 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 天之骄子 |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