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一万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理解本质,万事尽通。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
例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振本而末从,知一万毕矣。”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yī wàn bì
注音ㄓ 一 ㄨㄢˋ ㄅ一ˋ
繁体知一萬畢
感情知一万毕是褒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触类旁通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胡作非为(意思解释)
- 一本正经(意思解释)
- 天王老子(意思解释)
- 没颠没倒(意思解释)
- 一视同仁(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不辱使命(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算无遗策(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
| 拳头产品 |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
| 拔毛连茹 |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 二缶钟惑 |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 一如既往 |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 |
| 貌合神离 | 貌:外表;神:内心。指外表上一致;内心里不一样。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而实际上各怀心思。 |
| 间不容砺 | 谓磨治的时间也没有。形容时间的短促。 |
| 不栉进士 | 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
| 好学不倦 | 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
| 弃重取轻 | 弃:抛开。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
| 望子成龙 |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