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观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掌上观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基础信息
拼音zhǎng shàng guān wén
注音ㄓㄤˇ ㄕㄤˋ ㄍㄨㄢ ㄨㄣˊ
繁体掌上觀文
感情掌上观文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掌上观纹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扬眉吐气(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德重恩弘(意思解释)
- 响答影随(意思解释)
- 失魂丧胆(意思解释)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释)
- 扫地出门(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掉以轻心(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含辛茹苦 |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 捻神捻鬼 |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
| 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 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 时不我待 |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 白云苍狗 |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