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某种花木的枝条嫁接到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使用手段以假换真欺骗他人。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例子高手名师运用缩龙成寸的手法,将山石聚于盆中,移花接木,再经过艺术加工,便成为自然美景的缩影。
基础信息
拼音yí huā jiē mù
注音一ˊ ㄏㄨㄚ ㄐ一ㄝ ㄇㄨˋ
繁体移蘤接木
正音“花”,不能读作“huá”;“移”,不能读作“yì”。
感情移花接木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辨形“接”,不能写作“截”。
辨析移花接木和“偷梁换柱”都比喻用另一种事物代替;不同在于:移花接木是中性词语;它的本意是“把某种花木的枝稼接到另一种花上”;所改变的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而“偷梁换柱”的是“梁柱”;比喻事物的内容;多指以假的代替真的。
歇后语花工师傅的把式
谜语桦;园丁
近义词偷梁换柱、移宫换羽、移天换日
反义词按部就班
英语graft flowers on a tree
俄语подделка(фальсификация)
法语arranger habilement une affaire sans rien laisser paraǐtre(substituer en cachette)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道骨仙风(意思解释)
- 安身之处(意思解释)
- 抱头鼠窜(意思解释)
- 个人主义(意思解释)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意思解释)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释)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释)
- 鉴影度形(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仁义道德(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 物阜民安 |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 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 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 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