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无音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杳无音信。
出处宋·无名氏《异闻总录》第一卷:“汝投于海,杳无音耗……何得在此?”
例子清·袁枚《新齐谐·驴雪奇冤》:“刘母见子久出不归,杳无音耗,即在任邱县控追车夫。”
基础信息
拼音yǎo wú yīn hào
注音一ㄠˇ ㄨˊ 一ㄣ ㄏㄠˋ
繁体杳無音耗
感情杳无音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没有一点儿音信。
近义词杳无音信、杳无消息
俄语ни слуху ни духу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狼号鬼哭(意思解释)
- 轻而易举(意思解释)
- 畏缩不前(意思解释)
- 无妄之灾(意思解释)
- 满腹经纶(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物腐虫生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 对牛弹琴 |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 援笔立就 |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