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非木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木石:木头和石头。指人有思想感情,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出处《周书·文帝纪》:“纵使木石为心,犹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
例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3卷:“下官心非木石,岂能无情?”
基础信息
拼音xīn fēi mù shí
注音ㄒ一ㄣ ㄈㄟ ㄇㄨˋ ㄕˊ
感情心非木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分句;多用于感慨等。
近义词人非木石
反义词铁石心肠、石心铁肠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费尽心思(意思解释)
- 俯拾即是(意思解释)
- 定时炸弹(意思解释)
- 致远恐泥(意思解释)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释)
- 纵横开合(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意思解释)
- 杀鸡取卵(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 梦幻泡影 | 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 纷红骇绿 |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 跃跃欲试 |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 变态百出 |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
| 拔毛连茹 |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