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筴读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挟:夹持;筴:同“策”,古代简册、书籍。手拿图书,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基础信息
拼音xié cè dú shū
注音ㄒ一ㄝˊ ㄘㄜˋ ㄉㄨˊ ㄕㄨ
感情挟筴读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等。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吠影吠声(意思解释)
- 青天霹雳(意思解释)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意思解释)
- 众多非一(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张徨失措(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头上末下(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打开天窗说亮话(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 默不做声 |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 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