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敌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例子饮恨亲冤已数年,枕戈思报叹无缘。同舟敌国今相遇,又隔江山路几千。(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zhōu dí guó
注音ㄊㄨㄥˊ ㄓㄡ ㄉ一ˊ ㄍㄨㄛˊ
繁体同舟敵國
感情同舟敌国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近义词舟中敌国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冠履倒置(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乌合之众(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活蹦乱跳(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临危授命(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催人泪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
| 经文纬武 |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
| 同病相怜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 生龙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