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璞不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富贵矣,然大璞不完。”
基础信息
拼音tài bú bù wán
注音ㄊㄞˋ ㄅㄨˊ ㄅㄨˋ ㄨㄢˊ
感情大璞不完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床上安床(意思解释)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赴汤蹈火(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 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 户限为穿 |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
| 有去无回 | 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