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莫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驷马难追”。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八回:“常泰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莫追,岂有变更!’”
基础信息
拼音sì mǎ mò zhuī
注音ㄙˋ ㄇㄚˇ ㄇㄛˋ ㄓㄨㄟ
繁体駟馬莫追
感情驷马莫追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分句;用于人说话算数。
近义词驷马难追、驷马不追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怪诞不经(意思解释)
- 龙飞凤舞(意思解释)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释)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望风扑影(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生龙活虎(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大包大揽(意思解释)
- 掉以轻心(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引物连类 | 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它事物。 |
| 初生之犊不畏虎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 拨云见日 |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 一视同仁 | 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
| 鉴影度形 |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 小巫见大巫 |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