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得其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龙:杰出人物。蜀国得到诸葛亮。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基础信息
拼音shǔ dé qí lóng
注音ㄕㄨˇ ㄉㄜˊ ㄑ一ˊ ㄌㄨㄥˊ
繁体蜀得其龍
感情蜀得其龙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杰出人才。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解释)
- 犬马恋主(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挥霍无度(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伸手不见五指(意思解释)
- 珠联璧合(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欲速则不达(意思解释)
- 拔毛连茹(意思解释)
- 来因去果(意思解释)
- 置之度外(意思解释)
- 国士无双(意思解释)
- 英雄所见略同(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 含辛茹苦 |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 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
| 小巫见大巫 |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 随俗雅化 |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
| 解甲归田 |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 |
| 惊惶失措 |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
| 异军突起 |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
| 一清二楚 | 十分明白、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