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 妄自尊大 |
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 |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 空空荡荡 |
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