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削月朘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朘: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例子民日削月朘,未知救弊之术。(宋 洪迈《容斋五笔 卷二》)
基础信息
拼音rì xuē yuè juān
注音ㄖˋ ㄒㄩㄝ ㄩㄝˋ ㄐㄨㄢ
繁体日削月月
感情日削月朘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逐渐缩小。
近义词日朘月削、日削月减
反义词日积月累
英语be exploited unceasingly 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verished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明若观火(意思解释)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枝对叶比(意思解释)
- 存而不议(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绘影绘声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 倒栽葱 | 指栽跟斗时头先着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惨重的失败。 |
| 信口开合 |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