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善黜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劝善惩恶”。
出处《魏书·肃宗纪》:“劝善黜恶,经国茂典。”
基础信息
拼音quàn shàn chù è
注音ㄑㄨㄢˋ ㄕㄢˋ ㄔㄨˋ ㄜˋ
繁体勸善黜惡
感情劝善黜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惩罚坏人,勉励好人。
近义词劝善惩恶、劝善戒恶
英语poetical justice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安身之处(意思解释)
- 反哺之私(意思解释)
- 诛求无度(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无穷无尽(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头上末下(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壮气吞牛 |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
| 水至清则无鱼 |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 自我批评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
| 勿谓言之不预 |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 口是心非 |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
| 万家灯火 | 千家万户的灯光。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