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 积不相能 |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 胸无大志 |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
| 束手无策 |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 石枯松老 |
枯:干枯。石头干裂,松树老朽。形容历时极为久远。 |
| 力所能及 |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 寸步不离 |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