郐下无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杜预注:“《郐》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后以“郐下无讥”言其微不足道。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杜预注:“《郐》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
例子陈大樽《明诗选》于万历以下,如汤义仍、曹能始不愧作者,概置之郐下无讥之列,此则大误。清·陈田《明诗纪事辛签·曹学佺》
基础信息
拼音kuài xià wú jī
注音ㄎㄨㄞˋ ㄒ一ㄚˋ ㄨˊ ㄐ一
繁体鄶下無譏
感情郐下无讥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不值一提。
近义词自郐以下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鬼怕恶人(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土生土长(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 超俗绝世 |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
| 多谋善虑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 鉴影度形 |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 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 挂冠归去 |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