硁硁之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例子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21首:“此仆平日硁硁之见,如董生来,即以此言告之。”
基础信息
拼音kēng kēng zhī jiàn
注音ㄎㄥ ㄎㄥ ㄓ ㄐ一ㄢˋ
繁体硁硁之見
感情硁硁之见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自谦。
近义词硁硁之愚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妖不胜德(意思解释)
- 止戈为武(意思解释)
- 恨铁不成钢(意思解释)
- 浇风薄俗(意思解释)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兢兢战战(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释)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释)
- 神经过敏(意思解释)
- 进退维谷(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 |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 枝对叶比 |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 解甲归田 |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 |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
| 一清二楚 | 十分明白、清楚。 |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