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民于水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若二位兄长皆救民于水火,出去谋为一番,弟现有千余人,屯扎在高鸡泊,专望驾临动手。”
基础信息
拼音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注音ㄐ一ㄡˋ ㄇ一ㄣˊ ㄩˊ ㄕㄨㄟˇ ㄏㄨㄛˇ
繁体捄民于水火
感情救民于水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灾难深重。
近义词救民水火
英语lift the masses from woe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随机应变(意思解释)
- 烽火连年(意思解释)
- 释车下走(意思解释)
- 骄生惯养(意思解释)
- 痛定思痛(意思解释)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纵横开合(意思解释)
- 活蹦乱跳(意思解释)
- 奇才异能(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进种善群 | 谓提高民族素质。 |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 杀手锏 | 喻指取胜的绝招。 |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 辞简意足 |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