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紫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绶。”
基础信息
拼音jīn yìn zǐ shòu
注音ㄐ一ㄣ 一ㄣˋ ㄗˇ ㄕㄡˋ
繁体金印紫綬
感情金印紫绶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高官显爵。
近义词金章紫绶
英语golden seal and purple ribbon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刚正不阿(意思解释)
- 囊萤映雪(意思解释)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诛求无度(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服牛乘马 | 役使牛马驾车。 |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 |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
| 金屋藏娇 | 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开张扬。 |
| 饱学之士 |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
| 池鱼之殃 |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 |
| 泪眼愁眉 | 带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 |
| 朽木死灰 |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
| 春深似海 | 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
| 望子成龙 |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
| 坐耗山空 | 指只消费不生产,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