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消魄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魂飞魄散”。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9回:“季斯看了多时,又阅其容色之美,服饰之华,不觉手麻脚软,目睁口呆,意乱神迷,魂消魄夺。”
基础信息
拼音hún xiāo pò duó
注音ㄏㄨㄣˊ ㄒ一ㄠ ㄆㄛˋ ㄉㄨㄛˊ
繁体魂消魄奪
感情魂消魄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魂丧神夺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假公济私(意思解释)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孤注一掷(意思解释)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意思解释)
- 万家灯火(意思解释)
- 貌合神离(意思解释)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意思解释)
- 尔虞我诈(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神枪手 | 射击技术十分高强的人。 |
| 逴俗绝物 | 犹言超世绝俗。 |
| 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 栋梁之材 |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 变化无方 |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
| 阿娇金屋 | 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又称“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 |
| 近在咫尺 |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