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一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揆:尺度,准则。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情况相同。
出处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古今一揆,先后不贸。”
例子章炳麟《驳神我宪政说》:“汉有马良,清有马良,协穆二家,亦复古今一揆。”
基础信息
拼音gǔ jīn yī kuí
注音ㄍㄨˇ ㄐ一ㄣ 一 ㄎㄨㄟˊ
感情古今一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没有改变。
近义词古今一辙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开源节流(意思解释)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意思解释)
- 痛痛快快(意思解释)
- 训练有素(意思解释)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释)
- 德重恩弘(意思解释)
- 是非口舌(意思解释)
- 暴发户(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慢条斯理(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魑魅魍魉 |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
| 绳之以法 |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
| 难言之隐 |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
| 齐头并进 |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