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觅驴的成语故事


骑驴觅驴

拼音qí lǘ mì lǘ

基本解释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志公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骑驴觅驴的典故

从前一个叫王三的人赶五头毛驴到集市上去卖,自己骑上一头。半路上他想数一下驴子,发现只有四只,心里犯疑惑,再次数还是四头。于是下来再数,五头毛驴全在。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骑驴找驴,把骑的那头给忘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骑驴觅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素昧平生 唐 段成式《剑侠传 郭伦观灯》:“素昧平生,忽蒙救护,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犀牛望月 《关尹子 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晓以大义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玩世不恭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神出鬼入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成竹在胸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喔咿儒睨 战国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