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寡言的成语故事


沉默寡言

拼音chén mò guǎ yán

基本解释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

出处《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沉默寡言的典故

唐朝时期,长安人梁崇义投奔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来瑱,跟随他到襄阳。他在军中沉默寡言,人们认为他沉稳,逐渐升迁到偏将地位。来瑱被诬陷后,群龙无首,大家推举他为首领,不久朝廷正式封他为节度使。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沉默寡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鬼怕恶人 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是非口舌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食不充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翩翩起舞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炙手可热 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时易世变 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饿虎吞羊 《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快心满志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只图一时快心满志,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
必由之路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