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杀钟馗的成语故事


气杀钟馗

拼音qì shā zhōng kuí

基本解释气:气恼。比喻因愤怒而脸色难看。

出处鲁迅《离婚》:“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像个‘气杀钟馗’。”


气杀钟馗的典故

传说唐朝时期有一个难看的书生钟馗,他家境不是太好,但刻苦读书,终于考取了状元,家人十分高兴。皇帝嫌他长得丑陋,就打算另选别人。钟馗听说后气愤至极,于是自杀身亡,后来他成为传说中的疾恶如仇的捉鬼大师。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气杀钟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食不充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自力更生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习非成是 西汉 扬雄《法言 学行》:“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举世混浊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直截了当 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有去无回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爱才如渴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咄咄逼人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同心合力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