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足失色的成语故事


顿足失色

拼音dùn zú shī sè

基本解释顿足:跺脚。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形容十分惊慌。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成仓猝莫如所救,顿足失色。”


暂未找到成语顿足失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顿足失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直截了当 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叫化子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没衣服,比要饭的叫化子总强点,就算那间厨房旁边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雨散风流 清·方文《送钱而介归携李》诗:“余年二十游嘉禾,禾中好友良独多……可怜一别十三载,雨散风流竟安在。”
光前启后 明·王九思《绣停针·寿康对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凤毛麟角,光前启后。”
茕茕孑立 晋 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舞刀跃马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岳胜怒曰:‘好贼奴,敢如此大言!’舞刀跃马,直取天佑。”
扭直作曲
亡命之徒 《周书 郭彦传》:“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似是而非 先秦 孔子《孟子 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