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的成语故事


知足不辱

拼音zhī zú bù rǔ

基本解释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暂未找到成语知足不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知足不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无妄之灾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假公济私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存而不议 唐·独孤及《仙掌铭并序》:“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大树将军 《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古色古香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危急关头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对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一边。”
暴取豪夺 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刀光剑影 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团团转 苏青《结婚十年》第四章:“于是我急得在房中团团转:出去呢?不出去呢?换衣服呢?还是不换?”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