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怒于人的成语故事


迁怒于人

拼音qiān nù yú rén

基本解释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出处《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朱熹注:“怒于甲者,不移于乙。”


暂未找到成语迁怒于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迁怒于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绝长续短 《战国策 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
致远恐泥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如履薄冰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鼠凭社贵 南朝 梁 沈约《恩幸传论》:“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
暴发户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书,咱伺候过多少,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在咱面上混充老爷!”
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动荡不定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
视微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