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巾布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戴葛布头巾穿粗布衣服。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
基础信息
拼音gé jīn bù páo
注音ㄍㄜˊ ㄐ一ㄣ ㄅㄨˋ ㄆㄠˊ
感情葛巾布袍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隐士装束。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风流人物(意思解释)
- 强取豪夺(意思解释)
- 一视同仁(意思解释)
- 有胆有识(意思解释)
- 荒淫无耻(意思解释)
- 穷家富路(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释)
- 反老还童(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 五花八门(意思解释)
- 无恶不作(意思解释)
- 对牛弹琴(意思解释)
- 来因去果(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梦幻泡影 | 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
| 一视同仁 | 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
| 草菅人命 |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