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一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在外面登高而呼,只怕还容易些。”
例子一省之内,惟彼独尊,自然是登高一呼,众山响应。(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
基础信息
拼音dēng gāo yī hū
注音ㄉㄥ ㄍㄠ 一 ㄏㄨ
繁体登高一嘑
感情登高一呼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近义词振臂一呼
英语make a clarion call(make a public appeal)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炉火纯青(意思解释)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释)
- 冰解的破(意思解释)
- 说雨谈云(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诛求无度(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晓以大义(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鉴影度形 |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 百战百胜 |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