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持干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基础信息
拼音dǎo chí gàn gē
注音ㄉㄠˇ ㄔˊ ㄍㄢˋ ㄍㄜ
感情倒持干戈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倒持泰阿、授人以柄、倒持戈矛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恨铁不成钢(意思解释)
- 屈指可数(意思解释)
- 经帮纬国(意思解释)
- 春风化雨(意思解释)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释)
- 翩翩起舞(意思解释)
- 金光闪闪(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强中自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
| 全科人儿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
| 骄生惯养 | 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
| 望尘莫及 |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
| 吸血鬼 |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