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朽拉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摧枯拉朽”。
出处清·昭槤《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豫通王下江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
基础信息
拼音cuī xiǔ lā kū
注音ㄘㄨㄟ ㄒ一ㄡˇ ㄌㄚ ㄎㄨ
感情摧朽拉枯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容易办到。
近义词摧枯拉朽、摧枯振朽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信口开合(意思解释)
- 势力之交(意思解释)
- 算无遗策(意思解释)
- 乐道好古(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赴汤蹈火(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珠联璧合(意思解释)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意思解释)
- 挂冠归去(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意思解释)
- 对牛弹琴(意思解释)
- 泣不成声(意思解释)
- 罪魁祸首(意思解释)
-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强取豪夺 |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 枭首示众 | 斩首悬示于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