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鼓夺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作战勇敢。
出处元 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统雄兵劈面相持,驱貔虎扯鼓夺旗。”
例子扯鼓夺旗千般勇,三停刀上血光飞。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
基础信息
拼音chě gǔ duó qí
注音ㄔㄜˇ ㄍㄨˇ ㄉㄨㄛˊ ㄑ一ˊ
繁体撦皷奪旗
感情扯鼓夺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
近义词斩将搴旗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一路风尘(意思解释)
- 逍遥法外(意思解释)
- 有胆有识(意思解释)
- 筋疲力竭(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意思解释)
- 天下为一(意思解释)
- 金蝉脱壳(意思解释)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 变态百出(意思解释)
- 去住两难(意思解释)
- 持之以恒(意思解释)
- 解甲归田(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径情直遂 | 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地满足心愿。随着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
| 莫衷一是 |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 指为官声名很坏,任凭人们笑骂,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 |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 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 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 古来今往 | 从古代到现代。 |
| 池鱼之殃 |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 |
| 兵无斗志 | 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 |
| 参差不齐 |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