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腆之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腆:丰厚;仪:礼物。不丰厚的礼物。旧时送礼的谦辞。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例子不腆之仪,预以犒从者。(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
基础信息
拼音bù tiǎn zhī yí
注音ㄅㄨˋ ㄊ一ㄢˇ ㄓ 一ˊ
繁体不腆之儀
感情不腆之仪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送礼的谦辞。
近义词千里鹅毛
英语my unworthy present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分道扬镳(意思解释)
- 急中生智(意思解释)
- 肝髓流野(意思解释)
- 犬马恋主(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无法无天(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 勿谓言之不预(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手舞足蹈 |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 谨小慎微 |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 弦外之响 | 比喻言外之意。 |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 弥留之际 |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