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跳如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暴:急躁;发怒。蹦跳发怒;好像打雷一样猛烈。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
例子他脾气很坏,一遇不顺心的事,就暴跳如雷。
基础信息
拼音bào tiào rú léi
注音ㄅㄠˋ ㄊ一ㄠˋ ㄖㄨˊ ㄌㄟˊ
繁体暴跳如靁
正音“跳”,不能读作“tiǎo”。
感情暴跳如雷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盛怒时的样子。
辨形“暴”,不能写作“爆”。
辨析暴跳如雷和“大发雷霆”;都形容大发脾气。但暴跳如雷形容愤怒的情绪是从跳脚的动作中表现出来的;“大发雷霆”是从声音上流露出来的。
谜语霹雳舞
近义词气急败坏、火冒三丈、大发雷霆
反义词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奴不变容
英语get one's rag out(stamp with fury; as mad as a wet hen; fly into a passion (rage,tantrum))
俄语метáть грóмы и мóлнии
日语じだんだを踏んで烈火のごとく怒る;かっと怒る
法语bondir de fureur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默不做声(意思解释)
- 扫地出门(意思解释)
- 长夜之饮(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化鸱为凤(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经史子集 | 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 骄生惯养 | 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
| 冰解的破 |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
|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 一时一刻 |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 明争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