聱牙戟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聱牙:不顺口。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出处《明史 文苑传三 李攀龙》:“所拟乐府,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例子而不知只从形式上着眼,就必然走上聱牙戟口的道路。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基础信息
拼音áo yá jǐ kǒu
注音ㄠˊ 一ㄚˊ ㄐ一ˇ ㄎㄡˇ
感情聱牙戟口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聱牙诘曲
反义词琅琅上口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白费心机(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释)
- 户限为穿(意思解释)
- 算无遗策(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去住两难(意思解释)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释)
- 政通人和(意思解释)
- 岂有此理(意思解释)
- 绝裾而去(意思解释)
-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倒栽葱 | 指栽跟斗时头先着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惨重的失败。 |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
| 学以致用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
| 犀牛望月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 争先恐后 |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 叫化子 | 乞丐。 |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 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
| 援笔立就 |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
| 音容如在 |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 英雄所见略同 | 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