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镒:古代重量单位,1镒=20两;裘:皮衣。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只狐狸腋下白毛制成。比喻治理国家需要众多贤才的力量。
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亲士》:“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基础信息
拼音qiān yì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bái
注音ㄑ一ㄢ 一ˋ ㄓ ㄑ一ㄡˊ,ㄈㄟ 一 ㄏㄨˊ ㄓ ㄅㄞˊ
繁体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
感情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好说歹说(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坏法乱纪(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木本水源 |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 悬而未决 |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 冰解的破 |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 形影相顾 | 形:形体;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