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 殊途同归 |
殊:不同的。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 博学多闻 |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 一时一刻 |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
| 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 光怪陆离 |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