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出处章炳麟《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国维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则其幸耳。”
基础信息
拼音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
注音ㄔㄨ ㄩˊ ㄕㄨㄟˇ ㄏㄨㄛˇ,ㄉㄥ ㄓ ㄖㄣˋ ㄒ一ˊ
繁体出於水火,登之衽席
感情出于水火,登之衽席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别人解困。
近义词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归心如箭(意思解释)
- 初生之犊不畏虎(意思解释)
- 绳之以法(意思解释)
- 贫贱不移(意思解释)
- 老奸巨猾(意思解释)
- 新仇旧恨(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吠影吠声 |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条狗看见生人叫起来;很多狗听到叫声也跟着叫起来。比喻不察真情;跟着别人后面盲目附和。 |
| 风流人物 | 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 |
| 阿谀奉承 |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
| 鬼怕恶人 |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 |
| 辙鲋之急 |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
| 翻箱倒柜 |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