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论宏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崇:高;宏:大。高超的见解和议论。又作“崇论闳议”。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例子但高老夫子却不很能发表什么崇论宏议。鲁迅《彷徨·高老夫子》
基础信息
拼音chóng lùn hóng yì
注音ㄔㄨㄥˊ ㄌㄨㄣˋ ㄏㄨㄥˊ 一ˋ
繁体崇論宏議
正音“崇”,不能读作“chǒng”。
感情崇论宏议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比喻见解超出众人。
辨形“论”,不能写作“伦”。
近义词真知灼见、远见卓识、崇论闳议
反义词一孔之见
英语an exalted discussion and extensive statement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疚心疾首(意思解释)
- 物美价廉(意思解释)
- 妇人醇酒(意思解释)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释)
- 严刑峻法(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强人所难(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颐指气使 |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
| 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 踉踉跄跄 |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
| 满天飞 | 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 |
| 有风有化 | 谓有教育意义。 |
| 政通人和 |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